21-9-18

今日算是首次上课,上的是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这一门课顾名思义是比较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一门课程,其他的国家是在职业教育上是怎么做的。老师还大致介绍了,要学习的目标,内容,以及要通过这么课程的考核条件。今天大致总结一下上下的内容如下:

  • 比较职业教育这门课开课的原因(教育学必须要研究的)
  • 课程方法(翻转,讲授,)和学习方法(比较研究,深度学习)
  • 我们要从这么课程中学到什么,目标,以及最后达成的效果是什么(给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献策)
  • 批判性思维的简单了解

我对这门课的态度

首先,对于任何未接触过的知识,我都是抱有极大的热情的,并不会觉得它是很枯燥。没有无用的知识,我一直信奉这样的观点。我自身的定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丰富自己的学识,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体感受

老师是博士生导师,水平自然是有的。前导课就把这门课的规范已经罗列出来,要学什么,打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习,事无巨细。这在大专是绝无仅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自己的讲解/见识+解释释义+课堂提问。

对于一个问题,我该从哪方面思考起呢?

从今天大家谈 “比较职业教育“的看法来看,我总结以下思维方式 :

  • 词组剖析法 ”比较“ ”职业“ ”教育”
    比较的对象是什么呢?职业是范畴定义, “教育“” 如何教。

题外话,我还是没能突破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想到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就会紧张。这非常的奇怪。

  1. 我没有组织好语言,没有理清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2. 没有勇气胆魄

收获

  1. 学习之前,要有”目标“,我们究竟学什么?
  2. 内容知识比较多,我们究竟要如何组织知识架构呢?思维导图法
  3. 反思,提问。这点很重要,联系实际。

如何学好教育学呢

  • 列表法(比较法)
  • 思维导图法(温故知新,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1、你如何学好《比较职业教育》?

  • 明确学习目标与课程的重难点。
  • 理论联系实际,相互映衬,学以致用。
  • 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政策,变化),扩展职业教育的知识面
  • 学习策略 采用列表法 ,思维导图法,记忆法。

2、除了本课程学习内容外,你还想了解哪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及特点,哪些职业教育专题内容?

我还想了解韩国的职业教育,毕竟它也是个发达国家,临近我们,或许和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相似。
以及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专题内容

从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看,涉及的国家的有 “英,澳,德,日,美,苏俄”。这些国家都是职业教育发展都是走在了前沿,并且有一定的成色,具有代表性,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待做

  • 比较教育学的批判性思维文件调查
  • 课后思考
  • 预习第七周的内容

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

  1. 能描述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
    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前,二战后

  2. 能掌握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3. 能理解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原因。

  4. 能熟悉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 21 世纪以来的改革举措。

  5. 社会普通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 (什么原因呢?能改变吗?)

传统学徒制- 师傅带徒弟,徒弟观摩学习,边做边学。其实现代社会也大抵如此,大学毕业后,也是观摩学习别人的,也差不多时学徒制的衍生

工匠法
http://www.timemap.com.cn/weiba/wA84260ln2

1.你认为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可以借鉴英国职业教育的哪些方面?请例举一个方面,并说明为什么?

可以借鉴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进行工作现场,能力本位的考核。 我们国家的职业资格认证的考核方式就是一种“应试”,
为了拿证,而背一些”八股文“学一些”套路“,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些偏差。拿到证并不意味着你真正能够胜任干活了,所以有些公司并不在意你有没有证。也就是说,公司对于这个证的认可度并不高。以下是我的一个构想:在职从事某种岗位一定的时限以及通过“标准考试”(可获得相应的初中高级证书)。

2.学习本单元的收获有哪些?有哪些不解之惑(questions)?

十五世纪中期,由于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圈地运动,”师徒矛盾“,英国政府介入并颁布《工匠学徒法》,重新规定“师傅与徒弟”之间的关系。到了 18 ~ 19 世纪,产业革命的兴起,《工匠学徒制》的废除,学徒们失去保障,有识之士呼吁建成职教体系,以此同时出现 了一些 “职业”学校。到十九世纪中期到二战前,由于“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对职业教育进行规划,立法,来确定定位,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有如 1889 年的《技术教育法》。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初级职业教育(初级技术学校,中心学校),高级科学技术教育(城市大学,技术学院),职业资格的鉴定及认证制度的形成发展,技术人员国家证书主要有 国家证书 和国家文凭。二战之后的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1944 年的教育法》重新建立了中等教育体系(三轨制:文法,技术,现代中学,11 岁的分流考试,将去其一)。1956 年的《教育白皮书》把职业教育机构划分了四个层次“地方学院”,“区域学院”,“地区学院”,“工科大学的高级工程技术学院”。《1964 年产业训练法》国家开始干预工业训练,就业者要接受培训,企业分担培训费用。使产学合作成为可能。高级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技术学院升技术大学。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88 年推出 NVQ,推行在工作现场,进行能力本位的考核。城市技术学院(国家和企业共同出资)。英国职业教育现行体制,现行学制:独立教育系统和公里教育系统。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和校外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管理主要是中央制定标准和地方规划执行。英国的现行学徒制,青年(14 ~ 16 NVQ2)高级 nvq3 ,高等 nvq4(可获得基础学位),升级之后又分三等,四级相当于大专一年级,七级相当于研究生。都是由企业培训或者培训机构,能力,知识,技能 是培训内容和标准。英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准市场化运作机制”,“开放体系”,“雇主主导地位”,“工作学习本位”,“基于结果的职业资格认定”,“强调关键能力通用能力”

我的疑惑:

  • “发展至今,为何英国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 英国的职业资格认证 如何在现场进行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据我了解的话,中国目前都搞应用型技术大学,对一些高职院校或者普通的民办的本科院校进行升级改造。现在改制阻力大,对于普通的高职院校来说,这无所谓,民办本科倒是阻力,前阵子某省的一个民办学院要转技术大学,很多学生都不同意,还造成了冲突,毕竟现在的社会还是比较倾向“传统的大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职业教育地位不高。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

一二战前时间 霍尔曼认为是效仿英国的学徒制。到十九世纪末,开始进行反思,改革。到 1918 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
职业教育体系(技工学校,技术学院,技术中学),但 模式比较单一,局限性比较大,主体也是学徒制(学校办学,雇主提供岗位进行训练)。二战期间提供“战争中所需要的技术训练”和“战争后退伍军人的职业技术训练及中学后教育”,战后:职教体制从单一学徒制走向多种形式和体制。发展起步较晚

二战后的职业教育发展 分几个阶段 :

- 起步(各州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独立发展阶段),建立术学院或高等院校,为妇女提供技术培训
- 建立: 职业教育地位提高,政府介入投入,建立新型的TAFE学院
- 调整: 青年人失业率高,调整职业教育目标为就业,tafe学院是其主要提供者
- 发展完善: 学校教育向行业导向转变。

90 年代的改革

  • 基于国家框架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 政府支持下的有效运作
  • 行业参与职业教育
  •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合理竞争

1、成立国家培训总局
2、建立全国统一资格框架
3、开发培训包
4、培养关键能力
5、建立新学徒制

最为关键的 TAFE 学院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要了解它 的培养目标(就业导向,市场需求为动力),培养内容
(应用性为主,课程以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去实施,为企业服务)

职业教育的特点:

  • 基于国家框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 政府支持下的有效运作
  • 行业参与职业教育
  •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合理竞争

教育观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座各位可能会说,能赚钱的知识,这关系到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正所谓无钱寸步难行,又或者是说
医学知识最有价值,人病了,就要医治,这关系到人的健康,关心到人能否活在这个世界上。正所谓“有钱没命花”。

当时的英国学校 的教育盛行“装饰主义”的风气,英国学校教育所考虑的不是什么知识最有真正的价值,而是什么能获得最多的称赞、荣誉和尊敬,什么最能取得社会地位和影响,怎样表现得最神气。

提出了“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这一个观点。什么是科学知识?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

科学知识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包括了太空探索、生物观园、科学历史、地球故事、奇人奇事、生命科学、科技生活、相关下载、UFO、军事科技、科幻世界、数码家电、健康饮食 、科普学术等知识。

就科学知识与指导人类活动的关系来说,世界上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如果缺乏科学知识,在近代社会的许多生产行业中,人们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损失,而且有时损失会非常大。因为科学知识使我们能够熟悉事物的构成,征服自然,使自然顺从人们的需要。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掌握科学知识会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

2.教育预备说

教育是为了什么呢?这里我说下对个体的看法,

斯宾塞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教育预备说”。他指出,怎样生活是我们的主要问题,例如,怎样对待身体,怎样培养心智,怎样处理事务,怎样带好儿女,怎样做好公民,怎样利用自然资源,等等。因此,怎样去过完满生活?这个既是我们需要学的大事,当然也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概括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让人更好的生活在世界上。

总之,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他的完满生活作好预备。从最广义地看,学习科学是为完满生活的最好准备。

近年来,“工匠精神”经常被用作解读日本制造之所以强大的根基或源泉。
然而,这种重视质量、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不断改善的匠人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广大蓝领工人所普遍接受并大加崇尚,其实是与日本社会独特的技工培养模式密切相关的。

官民协作建设培养体系

日本的技工培养起步于二战后对美国科学管理方式的学习。
1958 年日本通过了《职业训练法》,把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作为官民一致的责任。
日本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要为技工培养提供基本支撑和服务
当然,承担更重要技工培养任务的还是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特别是日本大企业都有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企业培训主要包括 OJT(在岗培训模式)、OFF-JT(脱产培训模式)和 SD(自我开发模式)等三大类。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日本企业高度认可培训成效,认为培训是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员工也认可培训效果,其知识获得仅有 10%来自学校,其他都是得益于各种职业培训。

目前,日本针对技工的培训有多种不同类型,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一是“因需而训”型,也就是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各种“量身定制式”的专门培训。
二是“能力导向”型,主要是提升现场能力的职业训练项目。
三是“引导创新”型,目的是培养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人才。
四是“中小企业专项”型,主要是以提升中小企业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培训
五是“年轻人专项”型,目标是让年轻人乐于投身制造业、打造就业专长、传承相关技术等。全国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各都道府县的地方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及短期大学都设有高中就业毕业生专门培训项目,科目涵盖“生产技术”和“机械系统技术”等,2019 年度国家结构培训了 6000 人、地方机构培训 1.2 万人。除培训外,还通过组织各种竞技大会以及技术交流展示会等形式,调动年轻人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如“全日本机器人相扑大会”等。

近年来,日本人口增长缓慢,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有数据统计显示,截至 2020 年 1 月 1 日,日本人口约为 1.2427 亿,连续 11 年减少。日本人口 2019 年比 2018 年减少约 50.5 万人。从年龄段人口分布来看,0 岁至 14 岁的低龄人口占比降至 12.30%,15 岁至 64 岁年龄人口占比降至 59.29%,两项占比均呈持续下降趋势。65 岁以上高龄人口占比则上升至 28.41%,创新高。
随着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技术工人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2019 年在制造业领域,34 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减至 264 万,远低于 2000 年的 423 万;而 65 岁以上人数接近 94 万,占比攀升至总量的 8.8%。
愿意加入制造业的新毕业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下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2017 年约 14.6 万新毕业生(大学及研究生 7.2 万人、高中毕业生 7.4 万人)进入制造业,其中近六成进了大企业。如今,新毕业生到制造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只有 11.8%,相比 2001 年的 18.4%出现很大降幅。这是导致日本国内技工数量不足的重要原因。
为了弥补国内技工不足,日本政府已大幅放宽外国人劳动条件。截至 2020 年 10 月,日本的外国人就业人数已达 172 万,比 2012 年 68.2 万大增了 152%。其中,制造业的外国人达 48.2 万人。

日本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日趋加重
制造业带来的红利也消耗殆尽
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制定的《职业段位制度》缺乏足够的企业培训来支撑

由于经济下行,终身雇佣就业模式逐渐被打破,过去各家公司争相开展的实务培训变得越来越少,甚至很难见到,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职业教育能力下降,给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日本制造业协会、行业协会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期望寄托于教育,呼唤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改革培养出兼具学历和技能的高素质职业者,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

针对问题 2 :学生喜欢理论,不喜欢操作。

  • 明确理论的重要性,以及操作的联系。
  • 理论是枯燥无味的,要注意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去阐述,要多运用类比,讲解给学生。
  • 为什么这样操作,它的依据是什么?每个操作的背后都有一个依据理论,要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联系理论,验证理论

针对问题 12,python。

  • 怎么学好 python 的问题,紧跟时代技术前沿,可从
    b 战资料视频入门,python 官网了解语法特性,github 多逛逛,python 论坛,基本大抵如此

  • 关于难点转化的问题,google 大佬们的博客,有些知识点会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简介给你


http://example.com/2023/07/13/思考记录/日记/21-9-18/
作者
chen heng cheng
发布于
2023年7月13日
许可协议